八卦掌 董海川

回覆文章
michelle
道場長
文章: 3068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31, 2007 12:07 am
來自: 台灣台中

八卦掌 董海川

文章 michelle »

  董海川,原名董明魁,嘉慶二年(1797年)出生于直隸文安縣朱家務村。他幼時聰明過人,嗜武成癖,秉性剛直,疾惡如仇。終日鑽研文武兩途,凡家傳武功,一點即通,且能舉一反三。

  一次,董海川來到遼寧,見一個道童在青石上練習穿掌,感到新奇,與之較量,竟敗於小道童手下,於是拜童子之師畢澄道長為師,經過長期潛心研習,利用道家八卦圖中的無極圈和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八個字(即八卦方位),從其變易之理中悟出了八卦掌。他善於吸取諸家之長,融會貫通,充實自己,他的技藝不斷提高,臻于化境,成為八卦掌發展史上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一代宗師。

  董海川下山後,行俠仗義,鋤強扶弱,作過許多除暴安良之事,被官府追捕,乃自宮為寺人。後來投奔京師肅王府,任司膳太監。一天王府大排筵席,大聽賓客如雲,一般侍者無法行動,而董海川運用八卦掌步法,上菜,斟酒,在人群中聳容穿行,舉座皆驚,人們這才知曉他身懷絕技。

  由於董海川愛打抱不平,引起武林中某些人的忌妒,一天深夜,某拳師攜帶手槍悄悄來到他的居室窗前。剛剛舉起手槍。董海川已從打坐之處一躍而起,一掌將對方擊與數丈之外。光緒六年,董海川無疾而終。

拳術歷史

  清同治未年,董海川於北京肅王府任教時,八卦掌始為人所認識。及後,更與太極拳及形意拳同被譽為內家正宗。董師授藝時別出心裁,善於因材施教,將弟子原先所習練的拳技融合於八卦掌內,使八卦掌之拳技豐富起來。因而,門下弟子所傳之八卦掌又各具特色。

  傅振嵩為八卦掌第三代傳人,師從董海川的弟子賈岐山。另外,受教於陳式太極拳傳人 陳延禧多年,深得太極拳之三昧。又精研形意拳藝。因而博取三家所長:將形意之整勁、太極之柔化溶合於八卦掌中,創造風格獨特的傅式八卦掌。

  1929年,傅師與北少林 顧汝章、自然門 萬籟聲、大聖劈掛 耿德海及王少舟聯袂南下廣州授藝時,有「五虎下江南」之美譽。其間,技服兩廣群雄,名噪一時;更先後受聘於中央國術館總及兩廣國術館。其弟子 孫寶剛受聘為香港精武體育會教練後,傅式八卦掌始傳於香港。

  八卦掌的拳理是要求練者在不斷的繞旋走轉中,改變敵我之間的距離及方向,避正擊斜,伺機進攻;出手講究隨機應變,發揮掌比拳和勾靈活多變的特性:掌能代拳施揰打之能,又可代勾行撥擄之巧。其手法有推、托、蓋、劈、撞、搬、截、拿等;又在掌法的掩蔽下、邊走邊踼,做到使腿不見腿,其腿法有勾、撩、點、踹、撐、蹬、擺蓮、掃膛等;在身法的擰旋翻轉中,利用慣性力將敵人摔擲。將中國武術「遠踼(暗腿)、近打(掌打、擒拿)、貼身靠(靠撞、摔擲)」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其運動之要點為腰如軸立、手如輪行、行步有蹚泥之意。用勁講究鼓盪,藉一開一合、一束一展,吸化敵勁同時發勁。

註:以上資料摘自各武術網站
回覆文章

回到「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