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傳說

回覆文章
michelle
道場長
文章: 3068
註冊時間: 週五 8月 31, 2007 12:07 am
來自: 台灣台中

少林寺傳說

文章 michelle »

少林功夫源流與發展
  
  少林武術從北齊起源,在少林寺眾僧不斷摸索、推敲和演習武功,並且博采各地武林高手之精華,與諸家流派取長補短、互相促進,同時刻苦演練,堅持不懈,經過歷代研練和總結,逐步發展成為有拳法、器械等多种內容、体系完整、套路精湛的武術流派。其拳法具有樸實無華,剛健有力,招勢敏捷,變化無窮等特色,是一種宜於健身自衛的武術功法,俗稱少林功夫。少林功夫傳到現在,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興旺於唐、宋、元、明,衰落於清,近年來再度興起,新英輩出,勢超前史。自唐以後,少林寺成了全國武林豪傑朝拜的聖地。於今,更進一步成為全世界熱愛中國功夫人士的首選觀光景點。

  少林寺所傳之各類武功。分內、外、硬、輕、氣五類。內功有洗髓經、易筋經等,主練精、氣、神,強內固本;外功包括軟硬功夫,主練身体之靈活、協調、力量和身手樁步,以提高自衛與攻擊能力;硬功有鐵布衫、紅砂手、一指撣、上缶功、石柱功、排打功等,主練身体各部抗堅擊硬之功力;輕功有跑牆及遊牆等,主練輕身騰躍與超距之能;氣功有養氣與練氣之分,養氣功主要為坐禪等靜功,以調息養神為主。練氣即指武禪結合的動功,以活血助力為重。

  少林寺於公元495年創建後,第一個武功超群的武僧是槽稠。由於孝文帝倡佛,僧人當然以參禪為主,練武者亦有。眾僧深知習武健身自衛之重要,渴求習武。會武的僧師先教一些簡單易學的健身動作,舒筋活血,振奮精神。日久天長,逐漸形成了套路,如羅漢十八勢、八段錦、十八手、柔拳、長壽拳等,都為少林寺僧最早演練的套路,即為少林拳。後僧人以手中之杖、拐、鏟、棍活動肢体,漸日形成套路,亦成兵器。

  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與鄭王王世充交戰,在關鍵時期,少林寺以曇宗、志操等為首的十三僧,擊潰鄭軍,活捉王仁則,押送唐營,助了秦王一臂之力。李世民隆重嘉獎,封曇宗和尚為大將軍,隨獎十三僧,又賜田四十頃,准於少林寺備僧兵。從此,少林寺和少林武術揚名於世,威震四方,寺院逐日興旺,僧達兩千。

  据《少林寺志》記載:少林寺高僧福居曾邀十八家武師到少林寺演練武功3年,各取所長,匯集成少林拳譜。《少林拳譜手抄本》記載:宋代方丈大和尚福居,德高望重,佛武醫文皆通,名揚天涯海角,為增眾僧武功,邀請十八家高手,匯集少室,一則授藝於僧,二則各演其技,擇優互學,取長補短。歷代祖師傳曰,宋太祖也曾來寺,還調遣諸州名將輪駐少林寺,一來授藝於僧,二來取僧之長。如名將高懷德、高懷亮等都幾次會武少室。

  據上述文載,宋代是少林武術發展的極盛時期,拳術增加至170餘套,如太祖長拳,韓通的通臂,鄭恩的纏封,溫元之短拳,馬籍之短打,孫垣之猴拳,劉興之勾摟探手,譚方之滾貫耳,燕青之粘拿跌法、鴛鴦腳,盂甦之七勢連掌,崔連之窩里炮捶,楊滾之捆擄,王郎之螳螂,高懷德之摔掠,趙匡胤之三十六長拳等,都在此時傳入少林。同時十八般武藝也頻傳少林,如楊家槍、羅家槍、梅花槍、燕青刀、春秋刀、猿猴棒、龍泉劍、八仙劍、九節鞭、叉、鉤、戟、鏢、斧、箭、鐮、銅、朔、圈、錘、鏟、匕首、暗器,及點穴、擒拿、綜合太極、氣功等。

  文獻指出,覺遠和尚為提高武技,不遠千里,四方訪師求藝,曾到蘭州拜會李叟,李叟向覺遠荐拜武林高手白玉峰,並領其子,4人返洛陽,後同回少林寺。4人在沙門朝夕相處,親如手足,叟、白在寺向覺遠和眾僧懇授拳械、擒拿、氣功、劍術等武技。10年後,叟離寺,令其子皈依沙門,師賜法名澄慧。白玉峰也隨剃度為僧,法名秋月。覺遠和尚虛心向叟、白二師求教,刻苦演練,終獲奇功,把羅漢十八手發展到七十餘手,又復立習武戒約十條,以嚴武規。後人稱他為少林寺的中興之祖。秋月禪師(原名白玉峰,山西太原人)擅長技擊和劍術,皈依少林後把羅漢十八手創增到一百七十三手,又編著了《五拳精要》闡述了龍拳、虎拳、蛇拳、豹拳、鶴拳的練法和用法,訓僧眾演練,推動了少林武術的發展。 

  少林寺,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城西北十三公里的少室山陰五乳峰下。說到少林,大家一定會想問,少林寺總共有幾座?究竟少林寺有沒有被燒過?易筋經與洗髓經是真的有嗎?自南北朝以來,少林寺號稱天下第一古剎,天下武功出少林,絕非空穴來風,它會有名必定有它成名的因素。隋唐之際創立福建莆田九連山少林寺分院(即南少林)。元代福裕禪師在外蒙和林(今蒙古國前杭愛省哈拉和林),天津薊縣盤山、長安、太原、洛陽分別創立五座少林寺。再加上山東九頂蓮花山、台灣八番社、四川峨眉山,一共是十座少林寺,這就把少林功夫傳到全國。許多門派的源頭,都與少林大有關系,就連武當和峨眉的開派傳說,也有源山少林的說法。

十三棍僧救秦王

  傳說唐大宗李世民為秦王時,和僭號鄭王的王世充作戰,少林寺武僧曇宗、志操、惠賜、善護、普惠、明嵩、靈憲、普勝、智守、道廣、智興、滿、丰等十三人下山助戰,逼降王世充,立下大功,唐太宗論功行賞,封曇宗和尚為大將軍,賜地四十頃,詔立僧兵五百名,容許和尚公開習武。

火燒少林寺(二說)

一、傳說康熙十三年(一六七四),西魯造反,御林軍損兵折將,不能征服。少林寺僧兵一百零八人,英勇善戰,不傷一卒,動平西魯,全勝而回。康熙皇帝不念前功,害怕僧兵反清復明,在七月二十五日夜間三更時候,派大兵縱火焚燒了少林寺,劫餘五僧,逃到福建,和長林寺僧長萬雲龍遇合,結拜天地會。

二、清代康熙年間,朝廷曾因少林寺藏匿反清義士“謀逆”而將其焚毀,並嚴禁民間練武,少林武術轉入地下狀態。並由轉入南少林的一支,據說創立了洪門。

  但又有一說法,少林寺從明代以來,久已傾圮,康熙皇帝從未派人焚燒少林寺。雍正皇帝留心訪查後指出少林寺僧眾,從不涉足江湖,其傳習拳棍的和尚,是少林寺的門頭。歷來方丈和尚退院以後,各於門外寺旁另築小庵棲息,以拳勇相傳,統計二十八代,各傳二十八房,其中三房久已失傳,只剩二十五房。少林寺歲久失修,特命河東總督王士俊撥款修建,俾使佛地重光,成一叢林。

少林寺武功發展
  
  宋太祖趙匡胤據說也是少林俗家弟子。從宋到元,少林武術有了一個較大的發展。元代大聖緊那羅王傳授少林棍法而自成一宗,福裕禪師匯集了少林短打,少林武術的特點日漸突出,到明代便形成了少林「以搏名天下」的威望。
  
  明嘉靖二十三年,少林寺組織僧兵到江南抗倭。天啟五年,樹立:「少林觀武碑」,成為天下武林之宗。

  明代后朔、少林武術漸從以棍法為主轉向拳法。又吸收了很多民間拳種,集天下武術之大成,形成少林派。

  在少林寺的分院中,以南少林最為重要,南少林又是南拳之祖,以五形拳為主要拳法。

  五形拳分別為龍蛇、、虎、豹、鶴等五種,另有龍拳練神、虎拳練骨、豹拳練力、蛇拳練氣、鶴拳練精之說。又有南拳、一路闖少林、二路提盧少林、三路文少林﹔四路拗步少林、五路武少林、六路神化少林等套路。

  少林支派眾多,有「三大家」、「四大門」之說。

  「三大家」是:紅家少林、孔家少林、俞家少林:

  「四大門」是:大聖門、羅漢門、二郎門、韋馱門。

  又如六合、八極、劈挂,通臂、太祖、燕青、華拳、查拳、彌宗、動力、明堂,沙腳、戳腳、地趟、洪拳、翻手、猴拳、螳螂、醉拳、詠春等,也大都是從少林武術中發展出來的。

  少林的套路也很多、光是拳朮, 據說就有 172 種之多,有小洪拳、大洪拳、朝陽拳、觀潮拳、炮拳、通臂拳、梅花拳、長錘拳、太祖長拳﹔黑虎拳、形意線、 羅漢拳、六合拳以及少林七十二絕技等。

  棍法、槍法、刀法也是少林武術的大宗,各有數十種套路,劍朮則有二堂劍、五堂劍、龍形劍、飛龍劍、白猿劍、劉玄德雙劍、達摩劍、綈袍劍等。

  又有方天戟、三股叉、鋼鞭、月牙斧、梅花拐等數十種兵器,心意把、虎扑把、游龍飛步、丹鳳朝陽、十字亂把、老君提葫蘆、仙人摘茄、葉底偷桃、腦后砍瓜等一百多種散打,卸骨法、擒拿法、點穴秘法、彈弓譜、易筋經義、用藥法等各種技法等等。
回覆文章

回到「武林拳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