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武少林太極訓練系統概述 台中武道館 林志銘

回覆文章
double
高級會員
文章: 379
註冊時間: 週六 5月 29, 2010 8:36 pm

2017 武少林太極訓練系統概述 台中武道館 林志銘

文章 double »

3.太極_林志銘.JPG
「武」本義為持「戈」而行,意為戰鬥;後人將其義延伸為「止戈」。

故,武術,代表了身體的訓練,再到器械的運用,最後到心(意)的修行,形成一完整的理論架構。

在武少林的太極拳亦不脫離箇中範籌,從太極拳架、推手、散手、太極劍桿、太極功勁到太極內功,身心意將在此中進行完整的訓練。

太極拳的訓練由拳架開始,從盤架中要求動作的正確,使習拳者從拳架定式的規範裡,要求身體骨架需在正確位置上。身體結構的正確性,是最基礎的要求,往後的一切訓練都由此疊加上去。

定勢中完備了結構的正確,但缺少了勁力的流動畢竟仍是死的。

拳架中的每一式,要求的功勁皆有所不同,甚至許多外形相彷的動作,其內在的勁力與觀念是完全不同的,如斜飛的掤,野馬分鬃的挒,外形相似,但只有接手後,才會發現完全是不一樣的勁力。
當拳式中產生(加入)了勁力的流動,拳式才能是活的,式才能成為勢,而其中最明顯的差異是在定式時,假設你的結構非常完整,或許他人會推不動你,但對方也不會有什麼影響;而有勁力在其中的定勢,對手在接觸時便會被影響,或許是人往上浮,或許是向左或向右傾斜,不一而定,與前述最大的差異是雖自己外形不動,但對手卻會因接觸的當下,其重心被不自覺的改變,這便是式與勢的不同。

有了太極功勁的訓練與觀念,才能將拳式練活。故功勁的訓練,在武少林太極拳系統中,亦是重要的一階。

有了功架,產生了勁力,再來就是要求變化;變化是有其法度並非隨便亂變(雖然在外面的人來看,可能看不出什麼關聯)。

推手初期訓練便是在固定招式的訓練中,明白幾個基本的太極拳式的生剋制化。

如單推手的採手以海底針解,海底針以插襠解等,又如雙推手的四正推手,掤以捋解、捋以擠進、擠以按解、按以掤解等等。

從推手中熟悉各式的變化後,便開始活步推手,即在四正推手的訓練中再加上步法的配合,使手足之間可以產生自然的連動關係。

在推手訓練的過程裡,亦隱含了當遇上不同對手所產生不同的感受,進而提高聽勁的敏感度。

當神經的敏感度提高,能透過接觸點,敏銳的感受到對手的意圖後,就必需再把訓練的模式打破,從固定的連續招式接手,變化為彼此雙方不以固定的動作、順序接手。

散手的訓練便是由此開始,散手對練開始大量的以拳架動作為基礎,從每次的接手中找到拳架中每一式的應用時機,如此的訓練才能使出手就有拳架的自然反應。並同時搭配了踩浪花的步法及亂採花的手法觀念,使拳架應用在活步的過程中能有閃轉騰挪的變化。

在傳統武術中,拳架中的招式編排順序,往往是歷經了幾代人不斷完善與修正的結果,這些動作的順序通常都是一段連續的組合技,只要對手一個大意,迎來的可能就是打得你毫無招架甚至反擊的機會,而這些應用的訓練都會在散手訓練中學習。

與散手同時的訓練便是器械的學習,在武少林的太極器械訓練中分別是太極劍與大桿。

太極劍的訓練旨在意念與勁力的延伸,當接觸點不是手時,各式所要求的勁力是否還能到達劍的末稍,而勁力要能達末稍,意念的強度就必須比盤架時,要更為專注且更為細膩。
武少林中的大桿訓練為陰把槍,陰把槍主要作用在於兩頭皆可攻擊;大桿子對於功勁的訓練特別的顯著,太極所使用的大桿通常皆為白臘桿所製,長度皆在三米(一丈)以上。

抽送槍要求臂力的穩定,而這是最基本的要求,能有穩定的臂力運用,纏槍時才能靈敏的感知對手的意圖並同時做出反應,纏槍有基本的功力後,便會進入游門四槍的訓練。

從拳架到器械是屬於武術中形於外的訓練,雖說形於外,但在大量的訓練中,心的穩定,意的強度(包含意志力與意念)都是在無形之中被訓練到的。而武少林訓練系統中除了形於外的訓練,還有一套完整的太極內功訓練系統。

武少林太極拳訓練系統,由體開始,身是法船,命功能修得好,才能上得了性功,不然,身體一旦病痛,再怎麼四大皆空,就是這個痛不空。

普遍認為佛家修性不修命,身體只是暫借的軀殼,最終是要丟棄,不應花太多心思在這上面,若真是如此,為何禪宗始祖,一葦渡江後,除了留下四行觀、血脈論等禪宗經典,為何還要傳下易筋、洗髓等練體功法,開創了少林寺在武學上領頭羊的地位。

或許修性不修命只是後人的誤解罷了。
回覆文章

回到「太極拳學習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