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合氣道四大核心技術在基礎技法的應用 新竹 吳光磊

武少林合氣道場心得分享區
回覆文章
double
高級會員
文章: 379
註冊時間: 週六 5月 29, 2010 8:36 pm

2017合氣道四大核心技術在基礎技法的應用 新竹 吳光磊

文章 double »

12.合氣道_吳光磊.JPG
新竹武道館 吳光磊

傳統武術的訓練過程可分為「體」、「練」、「用」三個階段。「體」指的是身體的架構與內在力量的訓練,「練」則是拳架的單拆練習或限定條件下的對練,而「用」的階段訓練才是真正開始進入技擊的大門。而在合氣道中,也有三個相呼應的階段,即強化自己、放掉自我、忘掉對手[1]。在合氣道練習初期,必須先強化身體的架構與內在力量(強化自己),在練習技法時跟對手保持同化(放掉自我),最後在自由技法時,不能想要去觀察對手的攻擊,而是在接觸之前,意識上就已經入身並完成技法了(忘掉對手)。

  合氣道的技術是以氣的流動和身體的移動為根基,延伸出一教運動、划船運動、體的轉換、左右擺動這四大核心技術[1],再由此架構出所有合氣道的技法。但四大核心技術屬於「體」和「練」的層面,必須理解其技術原理並透過對練才能轉化為「用」。四大核心的技術原理與訓練重點(體、練)之前已探討過[3],在此只簡單介紹,不再詳述。本文將著重在分析與探討四大核心技術在基礎技法中的應用,試著找出一支實用技法需具備什麼樣的條件。而這些條件對於延伸或變化技法,甚至是他種武術,都應該要是通用的。

  一教運動是身體結構的基礎訓練(不折的手與三角四面體),就如同大樓的地基、樹木的根基一樣,一切的功力必須建立在正確且強壯的身體結構上。而從「用」的層面來講,一教運動是所有合氣道技法的第一步-接手的重要關鍵。其代表的是第一劍,也就是當身的概念[2]。合氣道養神館創始人 鹽田剛三師範曾說「實戰的八成是當身」,可以說明當身對於合氣道在「用」的層面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合氣道的當身必須具備可以擊倒對手而不擊倒的威力(因此合氣道才被稱為愛的武術)。所以當身必須真實,像一把利刃直接刺向對手,讓對手潛意識產生畏懼而停下攻勢或閃躲,達到破壞對手的中心或重心的目的。以正面打一教為例,一教運動中的手法不是為了接Uke的手,而是帶有攻擊意念的當身。前方技法入身時的手肘或是後方技法時攻擊Uke身體的手刀,都是為了鎖住對手的重心而採取的當身。

  划船運動是重心變換與引落手法的訓練。在「用」的層面,重心的變換能傳遞全身骨架的力量,加上腳的力量約是手的三倍,因此由重心的變換所推送出來的力量非常強大。合氣道的摔技與柔道不同之處在於柔道會利用自己的身體做為支點產生槓桿作用而把對手摔出,但合氣道則是用抛摔的方式。所以要把對手真正摔出,需要靠全身骨架的力量才有可能辦到。例如四方摔或天地摔,最後要把Uke摔出時,一定要把重心由後腳移動至前腳。

  划船運動的另一重點-引落的關鍵是手腕或手肘的控制。當手腕被控制時,手的力量就無法推送出去,內耗在自己身上,如同水管被折彎時,水管中的水流就會變小。而當手肘被控制時,會連同重心一起被控制。因此在一教中,內側手的目的就是控制手肘,進而控制Uke全身。而入身摔後方時也是必須控制Uke的手肘,其一是入身時才不會被Uke攻擊,其二則是鎖住Uke的重心,如此才能真正的入身至Uke的背後。

  體的轉換是合氣道入身法與轉身法的訓練。看似「身法」的訓練,但從「用」的角度而言,體的轉換的重點不在於「身法」,而是「位置」-是前後中心的位置和死角的概念。前後中心對人體而言是最不利於支撐重心的位置,人體一旦失去重心,力量便會大幅減弱,意識也會被侷限在維持自身的平衡上,形成所謂的「僵」。因此廣義而言,前後中心的位置即是一種人體的死角。在合氣道中,有許多技法都有用到前後中心的概念,最常見的隅丟即是利用後中心去破壞Uke的重心。

  在合氣道中真正訓練身法與步法的是左右擺動。其身法可分為Tenkan以及Kaiten,而步法分為扣步和擺步。Tenkan與Kaiten的重點在於中心軸的轉動,加上扣步與擺步產生的三個反向旋轉的力量,將會產生如同龍捲風(上)或旋渦(下)般的吸力將對手捲入自己的攻擊範圍內。在「用」的層面,人的大腦很容易意識到物體上下左右的變化,但卻不容易意識到物體前後的移動以及轉動。這裡所謂的「意識到」並不是指看到,而是指看到的當下做出追蹤的反應。因此在自由技法中,當Uke攻擊時,Tenkan既可以閃開Uke的攻擊線,又可以在Uke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入身至他的死角。
當然,一門武術系統包含許多技術,絶非三言兩語可以完整剖析。但不論是傳統武術、合氣道或是其他武術系統,「練」與「用」通常是相反。例如「練」時「放掉自我」,「用」時「忘掉對手」。但這兩者卻有一個共通點,都是建立在「體」的根基上,也就是「強化自己」。俗話說「守規矩、破規矩、立規矩。」唯有先建立強壯的身體架構,才能在「用」時不照規矩,出招卻又不違背正確的架構下,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武少林功夫學苑/武少林合氣道場網站。
[2]吳光磊,舉劍與技法之關係(二段論文),武少林功夫文化學會 2010會刊。
[3]吳光磊,合氣道基礎架構與力學分析,武少林功夫文化學會 2013會刊。
回覆文章

回到「合氣道心得」